灌木乔木系列
白玉兰
2017-04-12 09:32:55   点击数:

白玉兰(学名:Michelia alba DC.),是玉兰花中开白色花的品种。又名木兰、玉兰等。落叶乔木,高达17米,中国##的花木,北方早春重要的观花树木,上海市市花,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,为庭园中名贵的观赏树。古时多在亭、台、楼、阁前栽植。现多见于园林、厂矿中孤植,散植,或于道路两侧作行道树。北方也有作桩景盆栽。现**各地均已引种栽培。

生长习性

适宜生长于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疏松的土壤,喜光。不耐干旱,也不耐水涝,根部受水淹2-3d即枯死。对二氧化硫、氯气等有毒气体比较敏感,抗性差。

繁殖方式与栽培技术

白玉兰的繁殖可采用嫁接、压条、扦插、播种等方法,但##常用的是嫁接和压条两种。播种、扦插、压条及嫁接等法繁殖。播种主要用于培养砧木。嫁接以实生苗作砧木,行劈接、腹接或芽接。扦插可于6
月初新梢之侧芽饱满时进行。播种或嫁接的幼苗,需重施基肥、控制密度,3~5年可见稀疏花蕾。定植后2~3年,进入盛花期。栽前应重施基肥,适当深栽。夏季是玉兰生长与孕蕾的季节,干旱时应灌溉。整枝修剪可保持玉兰的树姿优美,通风透光、促使花芽分化,使翌年花朵硕大鲜艳。

管理措施

移植准备

秋冬季进行深翻整地,翌春作床1~1.5米,整地时进行施肥与除草,以##移植后幼苗生长旺盛。

移植时间

适合移植的时间为幼苗出土后生长2~3片真叶时。

起苗起苗前1~2天,若天气干燥,土壤板结,需将移植苗浇透水,每天浇##。起苗时,为不破坏根系,土壤较板结时,用小铲(宽2~3厘米)成45°角度插入土中,帮助松土。然后将幼苗上提,直到根系被完整提出土面。

定植

定植坑可在移植时临时用小铲掘挖,将幼苗放正,将根茎埋入土1~2厘米用手将土挤紧,然后浇水。

光照与温度

适宜住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。光照充足可使植株枝繁叶茂,花多更芳香。玉兰能忍耐-20℃的短时间低温,在郑州地区可露地越冬。在北京地区一般也能露地越冬,但温度低于-20℃时需采取防寒措施,对温度比较敏感,温度高可使开花时间提前。

浇水与施肥

每年可施2次肥。一是越冬肥,二是花后肥,以稀薄腐熟的人粪尿为好,忌浓肥。浇水可酌情而定,阴天少浇,早时多浇。春季生长旺盛,需水量稍大,每月浇2次透水。夏季可略多些。秋季减少水量。冬季一般小浇水,但土壤太干时也可浇1次水。

整形修剪

在花谢后与叶芽萌动前进行。一般不修剪,因玉兰枝条的愈伤能力差,不做大的整形修剪,只需剪去过密枝、徒长枝、交叉枝、干枯枝、病虫枝,培养合理树形,使姿态优美。在剪锯伤口直接涂擦愈伤**膜可迅速形成一层坚韧软膜紧贴木质,保护伤口愈合组织生长,**烂病菌侵染,防土、雨水污染,防冻、防伤口干裂。
花期控制

若想元旦或春节玉兰开花,可将盆栽玉兰提前40~50天移入低温温室,逐渐打破休眠状态。25~30天后再放到高温温室,保持60%以上空气湿度,喷洒花朵壮蒂灵,到时即可开花,可促使花蕾强壮、花瓣肥大、花色艳丽、花香浓郁、花期延长。如何使盆栽白玉兰花朵大、开花多、花气香、花色艳,而且花期长,关键是加强盆栽白玉兰的花期管理。

虫病防治

常见虫病害

白玉兰花虫害主要是蚜虫和介壳虫。白玉兰花在管理过程中,要注意防治黄化病和根腐病外,还要防治炭疽病。

防治措施

介壳虫为害可用0.3%至0.4%的酸醋液喷杀,也可以用手灭除。蚜虫为害嫩芽和花蕾,可采用速灭叮杀灭,也可采用500倍溶液的洗衣粉喷灭,还可以用棉签沾洗衣粉溶液去粘除害虫,过后再用清水喷洗枝叶。
如发现病害要及时**病株病叶,同时向叶片喷施50%的多菌灵500倍液至800倍液的水溶液,或用70%的托布津800倍至1000倍的溶液进行防治。

观赏价值

常用于园林观赏,小区,园林,学校,事业单位,工厂,山坡、庭院、路边、建筑物前。盛开时,花瓣展向四方,使庭院青白片片,白光耀眼,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;再加上清香阵阵,沁人心脾。

白玉兰先花后叶,花洁白、美丽且清香,早春开花时犹如雪涛云海,蔚为壮观。古时常在住宅的厅前院后配置,名为“玉兰堂”亦可在庭园路边、草坪角隅、亭台前后或漏窗内外、洞门两旁等处种植,孤植、对植、丛植或群植均可。

特别是巨石山是中国##的野生白玉兰基地。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都会举办白玉兰节供游客观赏。

生态价值

在气温较高的南方,12月至翌年1月即可开花。白玉兰对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。如将此花栽在有二氧化硫和氯气污染的工厂中,具有一定的抗性和吸硫的能力。用二氧化硫进行人工熏烟,1公斤干叶可吸硫1.6克以上。因此,玉兰是大气污染地区很好的防污染绿化树种。